求解胡塞尔的现象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00:46:02
什么“直接的认识”和“回到事物本身”。

什么是“事物”,又怎么“回到事物本身”,认识事物。

请尽量具体说明。比如一把椅子放在我面前,我是如何认识它的。

1,见山就是山,也就是说从物理角度上看到这个事物的表象。椅子就是椅子
2,见山不是山,看透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的根本所在。椅子是木头
3,见山还是山,事物的本质构建出他的表象。木头构建的椅子。

就是这样啦

胡塞尔,E. Edmund Husserl (1859~1938) 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
生于现属 捷克斯洛伐克的普罗斯涅兹城,系犹太族后裔。他早先 攻读数学、物理,1881年获博士学位,1883年起在维也 纳追随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F.布伦塔诺(1838~1917) 钻研哲学,先后在德国哈雷、哥丁根和弗赖堡大学任教, 1938年病逝于弗赖堡。胡塞尔的大量著作有些发表于生 前,有些出版于死后,有些仍在整理编辑中。
重要的著作 有:《算术哲学》(1891)、《逻辑研究》(1900~1901)、 《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1910)、《纯粹现象学和现 象学哲学的观念》(1913)、《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 (1929)、《笛卡尔沉思》(1950)、《欧洲科学的危机与 先验现象学》(1954)、《第一哲学》(1959)等。 胡塞尔哲学思想的发展可分为 3个时期:前现象学 时期(1900年以前)、现象学前期(1901~1913)和现 象学后期(1913年以后)。
前两个时期主要是批评19世 纪各种经验论的心理主义,发展布伦塔诺的意识意向性 学说,建立了从个人特殊经验向经验的本质结构还原的 “描述现象学”。他提出了一套描述现象学方法,即通 过直接、细微的内省分析,以澄清含混的经验,从而获得 各种不同的具体经验间的不变部分,即“现象”或“现 象本质”。这一方法又被称作本质还原法。胡塞尔倡导 的早期现象学运动,主张在各人文学科内运用现象描述 或本质还原法,从中获取较直接、较真确的知识。
胡塞 尔试图借助描述现象学的悬置 (epoch□ )原则,将一切 有关客观与主观事物实在性的问题都存而不论,并把一 切存在判断“加上括号”排除于考虑之外。他以为这一 哲学立场既可避免当时自然科学中的经验论的“自然主 义”,又可避免当时德国“精神科学”中的历史相对主 义,从而在哲学研究中奠定具有普遍确定性的认识基础。 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意识本身,尤其是意向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