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曲阑干偎碧树”中“六”如何注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2:01:41
晏殊《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中“六曲”是“曲折回环”的意思,“六”具体应该怎样解释?根据是什么?

以下是可能是网友摘自《宋词三百首》的注释,供您参考。

名称: 蝶恋花

作者: 晏殊

晏殊

(991-1055),字同叔,封临淄公,谥元献,抚州临州(今江西临州)人。有《珠玉词》一卷。

栏目关键词: 宋词三百首
体裁: 词
年代: 北宋

蝶恋花①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②。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③。谁把钿筝移玉柱④?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⑤。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

①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又名《桃源行》、《望长安》、《凤栖梧》、《转调蝶恋花》等。

②偎:依靠。

③黄金缕:喻柳条。

④钿筝:饰以螺钿之筝。

⑤一霎(shà):极短的时间。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上阕写惜春之情。开头三句以闲淡之笔写春景:碧树倚靠六曲阑干,正是当时与伊人流连处,轻风细展丝丝柳条,牵动念旧情绪。忽听传来弹筝的音乐,更让人陷入迷茫的状态;双燕穿帘离去,倍感此身之孤独。上阕景语皆情语。下阕写送春之意。前三句仍是景语。四五句写人:浓睡中,被黄莺杂乱的啼叫惊醒,讨厌它破坏了我的好梦。醒后好梦可再也找不到了!全词浑成而隐约地表达出题旨,情入景中,音在弦外,篇终揭题。

注:
阑干即是栏杆之意。古代望族文人的山水庭院亭桥榭台处多设有阑干。六曲的意思却不能简单认定。一是如阑干或长或短,曲折或多或少,词人只是按吉祥之意用了一个仄声的六字。另一个意思,这段阑干真的是六个曲折。六折、八折或者九折,都是古代园林庭院阑干常用的形状。比如,上海豫园有名的九曲桥,描写她的曲折时,就只能写九曲才好。由于现代人连作者都无法确定,这个六字恐怕也已成为千古之谜

这里没有特别的意思,只是表示“多”。
古时“三六九”等都表示多的意思。
如“三句话不对,转身就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