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初二历史题,是高手就来,解析得好追加100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0:30:33
明天就期末考试了,大家帮帮忙!!!
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
A.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采用公元纪元
答案上是A,但我认为B也有错,《义勇军进行曲》是代国歌,并不是直接就把它当做国歌的啊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基于()
A.“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B.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训
C.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D.苏联及东欧剧变的教训
答案是C,为什么A就不可以呢?

3.正式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的是()
A.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公报
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答案是B,其他的为什么不是呢?

4。结束了中国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新政协的成立
答案是A,我觉得答案应该是C,前面还有一题一模一样的,答案上面就是C

5.通过对大化改新的学习,我门可得到如下信息()
(1)当时的中国领先于日本
(2)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
(3)对外开放有助于本民族的进步
(4)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A.(1)(2)(3)
B.(3)(4)
C.(2)(4)
D.(1)(2)(3)(4)
答案是D,我不明白(4)的意思,可以解释一下吗?

填空题
新中国历史上反腐败第一大案是:__________
答案是刘青山,张子善;可以大概介绍一下吗???

谢谢大家了!!
关于第1题:
书上小字部分写的是,在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

1.c
2.a
3.b ac是国外的,不算中国的
4、c 百分之百c不是我撞墙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5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推动经济基础

单选原则:数个无误答案,选最合适最切合题意的.
以此解释1.2.3题

4题:被奴役是外国/外族对我们人民的奴役, 抗战胜利前,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矛盾. (我这样表述不一定最精确,不过不影响理解), 抗战胜利后我们人民就从外族的奴役中解放了出来, 这样理解可以吧?

上层建筑就是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法律等等. 经济基础其实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什么层层作用.

这些就是马哲毛邓马经的经典P话,记住拿来考试就行.除了考试没什么P用的

上面的兄弟回答的都不错
兄弟 你记住 以后在回答历史题 只要有答案中出现在你的政治课本中出现的话语 就闭着眼睛选 百分百正确 只要思路是顺着共产党的意思走 答案就没有不正确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是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正式国歌 (哥们,你上课听没听?!)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
“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是提出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而邓小平提出了以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而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郁闷~~!那么简单!!~~~)

3.正式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是在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提出解决台湾问题中的《告台湾同胞书》中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道,有点难~~)

4.一般地准确答案是A,但从政治角度来说是C,看你在什么地回答,如果是考试回答A就对了(......)

5.上层建筑就是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法律等等. 经济基础其实就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