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多则惑 少则得 有什么道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4 00:13:26

“多则惑,少则得”语出自老子。
  道理: 让你选择的机会多了,你就会不知道该要什么;而没有什么让你选择,你只能得到你面前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要求的多了就迷惑了,反之,若是要求的少了才能专心的得到。
  拓展如下:
  懂得“少则得,多则惑”的道理并运用于教育实践,能使我们的教育少一份贪婪,多一份从容,让我们更容易接近教育目标。作为一个老师,不妨从“少讲几句话,把课堂交给学生”和“少布置些作业,把课外还给学生”做起,效果不会比所谓“管得严”“抓得实”差。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和我一起来践行这一教育理念。

要求的多了就迷惑了,要求的少了才能专心的得到。

我认为是让你选择的机会多了,你就会不知道该要什么;而没有什么让你选择,你只能得到你面前的东西.你多公交车,空位多你会困惑,想做那里舒服;而只有一个位置,你会毫不犹豫冲过去坐下来.再着摆在你面前的菜谱-菜太多,你有困惑了,吃什么呢?

道理:让你选择的机会多了,你就会不知道该要什么;而没有什么让你选择,你只能得到你面前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要求的多了就迷惑了,反之,若是要求的少了才能专心的得到。
拓展资料:
“多则惑,少则得”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懂得“少则得,多则惑”的道理并运用于教育实践,能使我们的教育少一份贪婪,多一份从容,让我们更容易接近教育目标。作为一个老师,不妨从“少讲几句话,把课堂交给学生”和“少布置些作业,把课外还给学生”做起,效果不会比所谓“管得严”“抓得实”差。希望有更多的老师能和我一起来践行这一教育理念。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