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算是强迫症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26:07
记得我在3年纪的时候因为老师丢东西,所以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每次放学回家前都要来来回回把抽屉翻个十来遍.明明该拿的都拿上了,可是心里还是不放心.如果说这个习惯没有对我产生什么影响,等上了高中之后,因为学习压力的突然增大,以及对未来前途的担忧,我发现自己常常会想一些莫名奇妙的事情,绝大部分是最近听过的或则喜爱的音乐.它们就像是被按了循环播放而无法停止的播放器一样,我无法抑制它们在我心中不断响起,干扰我的注意力.请问我这样算是强迫症吗?如果是,怎么处理可以有效减轻?(因为一些原因,我很难去看医生)

应该可以算吧,如果像减轻的话,你的把引起你这种情况的事情找到。刚才看你好像知道是小时候的一件事情引起的,你就可以从这件事上打开你的心结,把这件事从你心里真正的把这件事摆平,其实那件事真得不算什么的。但是它对你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你可以慢慢的放过这件事,对待它像其他小错误一样,吸取教训,但一笑而过,我觉得你会好很多。如果你自己无法摆平,最好找人帮你,当然最好是懂心理方面的人。学校一般都有心里老师,不要不好意思,直接找老师说明你的情况就好了,不用管别人说什么,如钩情况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也会这么做的,把自己的心情弄好才是最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也可以。祝你每天都有好心情

诊断标准:
一、不可控制的反复出现某种观念、动作或意向,伴有焦虑和痛苦的情绪体验。
二、患者明知这些症状不合理、不必要、却难以摆脱,迫切要求治疗。
三、患者的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对日常生活也产生不良影响。
四、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诊断。病程可长可短,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个月。
五、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强迫症状。
如果符合就基本可确诊了

强迫症的治疗就是不治疗,即所谓的森田疗法就是顺其自然,不去强化症状在你心里的地位,而是寻找其他的事情去分散他,化抵抗为坦然面对,越是在乎他就越难以战胜它。

恩 至少你有强迫思维。1. 心理动力学的治疗

心理动力学派的治疗强调通过顿悟、改变情绪经验以及强化自我的方法去分析和解释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矛盾冲突,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在治疗的过程中大量地运用阐释、移情分析、自我联想以及自我重建技术。

2. 行为治疗

在对于强迫症的认识上,行为治疗分为两个基本的流派。第一种观点认为具有强迫症的人是借助于各种行为和仪式动作来缓解焦虑,称为"驱力降低模型" .依照这个模型,治疗者主要集中于通过激发可以减少焦虑的情境来消除不适当行为与仪式动作。第二种观点是基于操作模型而建立的,强调对强迫行为的后果进行调节,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大量运用惩罚和示范学习。

你可以控诉自己强迫重复的次数,这样会逐渐减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