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答案:论述税法基本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5:34:06

一、西方税法的基本原则
  1.税收法定原则。
  2.税收公平原则。
  3.社会政策原则。
  4.税收效率原则。
  当代中国税法基本原则
 二、税收法定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一般由以下三项具体原则组成:
  1.税收要素法定原则。
  2.税收要素明确原则。
  3.征税合法性原则。
  三税收公平原则
  四税收效率原则
  五税收社会政策原则
  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是指通过税法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国家、税务机关和税务管理相对人之间在税务活动中发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实质,就是税收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税法规范是税收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现代社会中,由于税收法定主义的存在,税收法律关系与税收关系在外延上应当是一致的,即所有税收关系都应当由税法进行调整和规范,而经过税法调整和规范后的税收关系就成为税收法律关系。但二者的内涵又有所不同,税收关系强调的是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而税收法律关系更强调明确的权利与义务。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主要有三类:即国家、税务机关、纳税人。如果按性质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即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

  征税主体指参加税收法律关系,享有国家税收征管权力和履行国家税收征管职能,依法对纳税主体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的当事人,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国家才享有税收的所有权,因此政府是真正的征税主体。但是,实际上国家总是通过法律授权的方式赋予具体的国家职能机关来代其行使征税权力,因此,更具法律意义的征税主体是税务机关。

  纳税主体应当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上,就是通常所谓的纳税人,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广义上,除纳税人外,还包括扣缴义务人,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不同种类的纳税主体,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不尽相同。

  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各种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内容,它联结了整个税收法律关系的运行,它是征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