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体系当中《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应包括哪些内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0:12:53
我为公司设计了一份《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包括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处置、过程产品不合格品的控制、最终产品不合格品的控制、退货品的控制以及返修品的控制几个方面,包括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但是我们主管觉得应该将不合格品的处置方面的信息转移到《改进控制程序》里面去,我个人认为,《改进控制程序》仅仅包括产品的纠正与预防方面的信息,不应该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方面。有谁给我点建议哦?

你们主管是错的,《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是指在满足客户需求的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检出,标识,隔离,处置的程序.而《改进控制程序》指的是有缺陷的方面(包括产品与方法)的改进程序.

1.0 目的
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产品的控制。
3.0 职责
3.1 品质部:不合格品的检验、识别、初步分析及给予处理的意见。
3.2 生产部及供应商:不合格品的处置及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 MRB 小组:不合格来料的初步处置评估。
3.4 工程部:不合格品的参与分析、技术支援及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0 定义(无)
5.0 程序
5.1 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5.1.1 来料不合格品的识别
品质部IQC员对来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必须将其用红色箭头标示纸作好标记并与合格品隔
离,存放于相应标识的箱子或区域内;
5.1.2 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批次来料检验不合格品超出AQL允收范围被判定为不合格时,由品质部主管或者助理将其交由
MRB小组处理,SPX部门外协加工厂的IQC在检验来料的过程中发现来料不良品超出AQL值时,要
保存好不良品并将《IQC检验记录表》传真至深圳公司,再由公司相关采购协同品质人员到外协
厂对不良品进行确认并作出初步处理意见;
5.1.3 MRB小组由PMC部、生产部、品质部及工程部组成。MRB小组对不合格来料的处理流程如下:
不合格品经品质主管复核后,由品质主管或助理将《IQC来料检验记录表》与实物样品送PMC部、
生产部、工程部签署意见,最后由项目负责人综合各部门意见作出如下处置方式:特采、选别或
退货;
5.1.4 如其它部门对项目负责人所作出的不合格来料处置方式有不同意见时,可将其交由厂长或经理作
最终裁决;
5.1.5 来料不合格作出处置决定后,由IQC员在该批来料的外包装上贴上相应标识,并知会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