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博弈论知识理解“先动优势”和“先动劣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7:19:20
急需,谢谢帮忙

商场上常讲一句话:“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捷足先登是商场赢利的一大原则。但是,“后发制人”、“后发优势”也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上的,那么究竟先动合适,还是后动合适呢?
  其实,先动与后动各有其优势。先动者的优势在于“位置”,即可以抢占有利地形。这个位置概念是广义的,包括时间定位、空间定位、价格定位、产品质量定位、生产规模定位等等。一旦先动者抢占了有利的位置,后来者便可能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与先动者处在同样的位置,就意味着两者展开白热化竞争,很可能结果是两败俱伤;当资源有限时,后来者可能根本就无法再获得与先动者同样的位置;但如果避开先动者的位置,其他的位置则不如之。
  举个例子。当年苹果公司率先开发了i-Phone手机,定价为599美元;可是不到三个月就把价格调整到399美元。这样便使那些潜在的竞争对手陷入了两难境地:虽然i-Phone手机市场前景很好,但是即使投入大量资金开发出了类似产品,鉴于苹果公司巨大的品牌效应,售价也只能明显低于i-Phone;而比399美元再低的价格就可能无利可图。真是“眼前有钱赚不得,苹果有价在上头”。但是苹果公司在399美元的价格上还是有可观利润的。这便是先动优势。
  再举个例子。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道年夜饭,同时也是央视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这台晚会带来的巨额广告收入让人感叹“春晚一刻值千金”!因此近年来,各地卫视也开始纷纷效仿,但是在时间安排上却有些犯难:地方春晚如放在年三十晚播出则与央视冲突,影响收视率;放在年初一播出效果则不如大年夜,也影响收视率。这便是央视的“先动优势”。
  那么后动者又有什么优势呢?后动的优势在于“信息”,即掌握了先动者的选择,以及从选择中可以窥视到的所有信息,在此基础上再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国家常说自己有后发优势,所谓后发优势就是有机会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前人走过的弯路。不过,当我们盲目崇尚前人时,就可能会“东施效颦”,把前人走过的弯路也当成宝贝,再去走一遍,甚至在那条弯路上流连忘返。
  中国古代的“田忌赛马”就是发挥后动优势的典型案例。我们知道,田忌按照孙膑出的主意,面对齐王的整体优势,采取“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下马对上马”的策略,三局两胜赢了齐王。可是胜利的前提是信息,是后发制人。所以,现在乒乓球团体比赛时,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