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背景情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20:17:00

在蒋介石领导的第五次“围剿”过程中,由于王明等人在苏维埃临时政府取得了领导权,开始执行“左”倾路线,毛泽东等人被排挤,正确路线得不到贯彻执行。王明等人不顾敌我力量的悬殊,片面地强调主动出击,“御敌于国门之外”,对毛泽东等人提出的诱敌深入,开展游击战的意见坚决反对,终于导致中央根据地红军“反围剿”失败。之后,王明等人又不顾毛提出的暂时撤退进山区打游击、争取时机反击的主张,执行了逃跑主义,率领红一方面军撤出中央根据地,开始了长征。
可以说长征是迫不得已的,主要原因在于党的领导层发生了“左”倾错误。长征初期也由于这种错误的继续而导致红军损失惨重,后来部分领导意识到了错误,认为继续原有路线会导致革命力量的覆灭,力图挽救红军;特别是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同志取得了实际领导权,纠正了“左”倾错误,率领红军走正确撤退的路线,历经千辛万苦,到达陕北,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会师。
长征的作用在于保存了红军的实力,为以后的革命事业积蓄了力量,同时锻炼了部队的战斗力,培养了红军艰苦奋斗的品质;在所到之处,革命思想得到宣传,为红军和革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红军长征背景资料

长征简介

1934~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8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给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索道路,命令红六军团撤离湘赣苏区,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会合,并创建了湘鄂川苏区。

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陆续出发,中共中央和红军总部及直属纵队离开江西瑞金就途。10月21日,中央红军从赣县王母渡至信丰县新田间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沿粤赣边、湘粤边、湘桂边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中央军委决定从兴安、全州之间抢渡湘江,经浴血奋战,于12月1日渡过湘江(即第四道封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