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大乘佛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6:29:10
菩萨达到怎样的境界,是怎样修成的

乘,古时候是车的意思。

小乘就是小车,大乘就是大车。小车只能载你自己,大车能载很多人。
大乘菩萨不仅自觉,还要觉他。不仅自度,还要度生。

大小乘的说法.是出自妙法莲华经中.关于羊车和牛车的1个比喻.
由于此经属于北传佛教的经典.所以.大小乘只在北传佛教中才有.
其实.就是指:俱舍宗.成实宗.2个宗派.

而目前.北传佛教中.已经无人修行这2个宗派了.即使有.也是极为罕见的.
所以.小乘.已经是:只有个名字了.

由于南传佛教中.没有妙法莲华经.所以.他们不分大小乘.他们也不等于是小乘.
只能说:他们是另外一个修行体系.另外一套修行方法.

简单的说,大乘与小乗的区别在于:大乘是自利利他的菩萨法门,而小乘则是以持戒、禅定,最终达到自我的解脱,即使度人也是随缘的度化几个而已,但是菩萨则是找上门去度人。

菩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问问自己,是不是也是见诸相非相了,若是了,自己也是菩萨。、

判别是否大乘,看的正是有无菩提心。大乘行者的目标是要成佛,成佛之「命根」乃菩提心,而菩提心之「命根」为慈心及悲心,尤其是后者。

此外,有些人自以为是大乘弟子就很傲慢,声称自己有悲心而小乘没有,这是常见的错误观点。小乘其实亦修慈心及悲心,而且亦具备清净、无误的修慈悲法门,所不同的只是小乘并无建基于悲心之上而发愿成佛的心而已。
皈依,是入于佛教之列的门坎;出离心,是入于小乘之门坎;菩提心,则是入于大乘的门坎。
大乘道虽然最为殊胜,但正如想登上楼层的顶楼者,还必须由底层门口进入,由下而上地一层一层登楼,不可能从天而降而直接进入顶层,大乘的修行内容必须依赖于小乘,其发心之生出与否亦取决于有否小乘之发心为前行。我们最终欲引发的是菩提心,但如没有出离心,便不可能生出菩提心,所以亦当不成大乘行者。在具体行持上,即使有菩提心的人,亦必须十善业及三学等。

故此,不但小乘之发心者必须修小乘道,大乘发心者亦必须依次进行小乘之修持范围。只有当小乘的基础打好之后,才可以了解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