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免抵退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9:55:49
免抵退问题中有“免抵退税额”,税法定义为名义应退税额或免抵退制度下的可抵顶进项税额。请问公式会不会相等:出口进项税额=当期免抵税不得免征与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 也就是说免抵退税额是理解成整体货物进项税额一部分还是只是出口货物进项税额一部分?
1楼所陈述的东西我都懂,我就是想问下具体的科目,如题目中的那个等式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是涉税会计处理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因此,财务人员除了认真学习和研究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免)税的政策规定外,还要重点理解和把握其退(免)税的计算,包括免抵退税的计算公式,免抵退税的计税依据(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记账时间、出口货物销售收入的入账依据、记账汇率的确认)以及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在计算当期应退税额时,主要是比较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取其小者。笔者认为,运用好“免、抵、退”税方法的关键是对基本步骤、思路要清晰。现对其步骤作以分析,供大家参考。基本步骤可分五步:
  第一步 “剔”按征退税率差计算当期不得抵扣的税额;
  第二步 “抵”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第三步 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
  第四步 “比”确定当期应退税额;
  第五步 “挤”挤兑出当期免抵税额。如果有免税进口料件,还要在第一步和第三步中计算各自的抵减税额。若能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将有助于各位同行对“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工作。
  【案例一】
  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的产品除内销外,部分出口到美国。2005年3月份的有关资料如下:
  1、上期留抵税额20000元
  2、购进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700000元,税款119000元,款项已支付,该进项发票已认证通过。
  3、内销产品一批,含税收入为585000元,款项已收到。
  4、报关出口产品一批离岸价为50000美元(外汇牌价为1:8.3),单证齐全。
  5、出口货物征税率17%,退税率13%。
  【免抵退税的会计核算如下】
  ⒈购进原材料
  借:物资采购 7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9000
  贷:银行存款 819000
  入库
  借:原材料 700000
  贷:物资采购 700000
  ⒉内销货物
  借:银行存款 585000
  贷:产品销售收入 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