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乌托邦世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10:06:43

Q : 解释乌托邦世界

■ 一般是指 『每个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换句话说,就是你所想象的、虚幻的世界。

例如陶渊明所提的『桃花园』

就是一个例子,里面描述纯朴的环境、与世无争的感觉。

★ 基本上就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幻想世界。

●它是来自於英文"UTOPIA",是由一位英国作家"汤玛士摩尔"所写的一篇文章的名称,他里面叙述的就是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是什麼样子,制度,人文,环境,婚姻...等等各方面他都有详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塑造出一个完全运作顺畅的社会模型,有点类似老子里面的理想国。

■■( 补充 )
※ 乌托邦的典故 ※
Thomas Moore 撰写、1516 年出版的《乌托邦》,造出「乌托邦」这个字,「乌」既然是「好」的意思,也是「无」的意思,所以,「乌托邦」一字双关,就是不存在的好地方,而,Utopia 译成「乌托邦」非常巧妙,具备信雅达三个要素。

而,Utopia 的反面就是「反乌托邦」(Dystopia),正是共产党宣言 (1848)、巴黎公社 (1871)、纳粹,乃至戴维教派,以及无数科幻小说所描述的世界。有意思的是,乌托邦几乎都是虚构的,但,反乌托邦却往往成为事实。

乌托邦一词是源自于公元1516年英国人摩尔,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所提出的一个心目中理想的国度。他是位于一个小岛上,岛上的每一个人都要从事农业(因为民以食为天),而除了农业外每个人需有另一项专长,如 木工,铁工,泥工等...但没有制衣,因为每个人都穿同样的衣服而且都是自己做的,布料则是向公营仓库拿取。为何每人都要穿同样的衣服呢?因为穿同样的衣服,就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追逐虚荣的问题出现。

在乌托邦的人,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是6小时,早上3小时下午3小时,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其时间就是自由时间,而每人都把这些时间用来读书,摩尔觉得读书可以培养人们的精神层面,人文素质,把人们从肉体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那为何每人每天只需工作6小时呢,摩尔认为现在的社会因有太多人不事生产,或是为了满足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