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宋教仁的革命主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1:57:49
谢谢了
150字以上,谢谢
如果可以的话,请分条陈述

宋教仁的斗争途径是在《临时约法》规定的合法手段中通过组建政党走议会斗争。具体说是联合国会里反对袁世凯的势力,组建新的政党(国民党),改组同盟会,使反对袁世凯的势力在国会里掌握多数席位,然后通过合法的选举产生反对袁世凯的内阁总理,从而达到限制袁世凯专权,由革命党人掌握政权的目的。

宋教仁是民国初年资产阶级中最积极宣传资本主义议会政治的活动家。但是在民国初年的历史条件下,放弃武装斗争的准备,一直幻想通过单纯的议会选举去掌握政权是不可能的。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直接导致了1913年“宋教仁案”的发生。

反对袁世凯专制 希望通过民主选举非暴力革命方式实现民主宪政
将国会选举作为国民党工作中心 所以放弃部分革命主张

反对袁世凯专制 希望通过民主选举非暴力革命方式实现民主宪政

联合国会里反对袁世凯的势力,组建新的政党(国民党),改组同盟会,使反对袁世凯的势力在国会里掌握多数席位,然后通过合法的选举产生反对袁世凯的内阁总理,从而达到限制袁世凯专权,由革命党人掌握政权的目的。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议会政治手段而非军事手段对付袁世凯。

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国家

宋教仁的斗争途径是在《临时约法》规定的合法手段中通过组建政党走议会斗争。重组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宋教仁是民国初年资产阶级中最积极宣传资本主义议会政治的活动家。但是在民国初年的历史条件下,放弃武装斗争的准备,一直幻想通过单纯的议会选举去掌握政权是不可能的。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直接导致了1913年“宋教仁案”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