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东南坼”下句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3:46:20
请另附解释及出处!拜托啦~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1)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城西门上,唐开元初张说做岳州刺史时所建,宋时重修。它下临洞庭湖,为登览胜地。(2)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3)吴楚:春秋时两个诸侯国名,其领地约在我国东南部,即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一带。坼(che彻):裂开。(4)乾坤:天地,或指日月。日夜浮:这是形容洞庭湖水浩森无际,波涛汹涌,日夜不停地把天地日月浮动在水面上。《水经·湘水注》:“洞庭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若出没其中。”连上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雄伟的气势。(5)亲朋:亲戚、朋友。无一字:没有一点音信。字:文字。这里指书信。(6)老病:年老且又多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他困居长安时,就已害过肺病,漂泊西南时,又患过风痹,右臂偏硒,左耳已聋,一身都是病痛,出蜀后全家都在水上漂荡着,所以说“老病有孤舟”。有:在。(7)戎马:战马,这里借指战争。代宗大历三年(7689)八月,吐蕃不断侵扰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州(今陕西省县)等地,九月代宗命郭子仪领兵五万屯驻奉天(今陕西省乾县)防卫。(8)凭:倚靠。轩:栏杆。

[简要评析] 大历三年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受阴,漂泊在江陵、公安等地。岁暮才从公安来到了岳阳,这首诗就是登岳阳楼后所作。诗人忧患余生,这时更加窘困,心情自是郁闷悲凉。但他并没有停留在个人不幸的哀叹上,而是把个人的不幸和国家的安危联系起来,从而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精神,这也正是杜甫计歌艺术感人力量的重要原因。诗一开头,就以“昔闻”、“今上”起联,笔调轻快,用极其自然的对偶句,抒写了登楼时欢畅心情,也点明了诗的题目。因为这是登临渴慕已久的胜地,心情是愉悦的,所以接着的一联,诗一开头,就以“昔闻”、“今上”起联,笔调轻快,用极其自然的对偶句,抒写了登楼时欢畅心情,也点明了诗的题目。因为这是登临渴慕已久的胜地,心情是愉悦的,所以接着的一联,一气贯下,以雄健飞动的笔力,描写了登楼所见的壮丽景色。洞庭烟波,浩森无际,诗人以如椽巨笔,用了十个字,就生动地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