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及变化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9:14:3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对财政支出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总的来说,就是在合理控制财政支出总量的同时,力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那些不属于政府承担的事务逐步推向市场,国家财政支出优先保证国家重点事业发展的需要。发挥财政在投资领域的资源配置作用,集中财力加强国家重点建设。财政逐步退出竞争性投资领域,增加对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在财政政策上支持国家支柱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增加教育、科技等方面投入,保证财政安排的教育、科技经费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合理调整了其内部支出结构,努力解决经费紧张与使用不合理的矛盾。同时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全社会对教育、科技事业的投入。根据多项事业发展和财力可能,统筹安排社会公益性项目支出,努力提高投资效益,确保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

接下来,我就文教科学事业经费支出和行政管理费支出的调整作一点具体说明。

一,文教科学事业经费支出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一直把教育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社会文教费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仅次于经济建设支出,并且呈逐步上升的态势。国家对教育拨款坚持“三个增长”原则,使财政对教育拨款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并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拓宽其他教育投入渠道,主要有:(1)提高教育附加的计征的比例(2)建立周转金制度,对校办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增加学校自我发展的能力(3)规范农村集资办学工作,严格集资审批权限,加强资金使用管理(4)调整学费标准,初步建立了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在财政教育投入总量增加的同时,教育投入结构也进行了调整。一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了良好开端。增强了地方政府办学责任,扩大了其对教育支出的负担份额;二是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大,基础教育支出进一步增加;三是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发展义务教育。

对科技经费支出调整有以下几个措施:1,大力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积极调整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了科技投入,基本实现了科技支出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2,调整支出结构,改革投入方式。首先,国家财政大幅度增加了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重点实验室运行费等基础性研究经费,支持了自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