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电影电视都是满口的“京片子”“东北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6:44:39
请大家有理说理 就事论事 不要发表容易造成地域之间争吵的言论。

大力支持二楼这位兄台的回复,有理有据!

转一个别人的贴子:

最近好多台都在放一部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google一下才知道“顺溜”是个北方方言,“抗战主角”无疑又成了北方人。从《我的团长我的团》到《我的兄弟叫顺溜》,这类电视剧看多了,抗战的功劳都被北方人抢光了,但是历史现实正好相反。。
从前几年广电总局禁止电视台说发言,禁止主持人港台腔,到今年相关部门公开表扬“小沈阳”,我越发明白了目前大陆文艺界一种默认的审美认同:南方文化就是“低俗”的,北方文化就是“艺术”的。
广电总局禁方言,甚至连南方腔的普通也不允许(根据我的经验,北方人根本分不清南方腔和港台腔的区别),却大力发展京片子和东北话,这种赤裸裸的文化歧视居然可以堂而皇之地成为白纸黑字的法规,让人不得不瞠目结舌。
纵观现在大陆大多数电视剧,里面演员明显都操著偏北方口音的普通话,即便演员是南方人也是如此,还有的电视剧干脆直接北京话或者东北话。由于文化政策的倾斜,目前大陆从事文艺工作的大多是北方人,尤其以北京和东北居多,而在在民国,中国的流行文化中心却在上海,无论电影、音乐还是话剧,绝大多数都出自上海。
目前大陆的影视剧里,也会偶尔出现南方腔调的普通话,但是都是作为丑角出现,比如《倾城之恋》的上海夫妇,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面的讲湖南话广东话上海话的都是丑角,主角都要么说北方口音的普通话,要么操着京片子。北方人男人在大陆影视剧里总被塑造成男子汉的形象,南方人总是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萎缩男。而历史事实却不是这样,近代史基本上都南方人不断流血抛头颅书写的,反清复明、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抗战基本上都是南方人的事,当年干革命的无论是国民党还共产党也大多是南方人,我实在看不出北方人“男子汉”在哪里?即便是在现在的和平年代,能在NBA混下去只有上海人和广东人,男子田径打破过世界纪录的也都是南方人(朱建华和刘翔)。我不是想挑起地域争论,我只想说明南方文化被打压后历史和现实也快要被混淆了。

小品火后的结果。

2楼很正确

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