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大家个语文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0:47:35
①写出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
②马致远的《秋思》中作者为什么会“断肠”呢?
③文言文《何岳得金不昧》(见下)中“不敢与家人言之”和“遂以还之”中的“之”分别是什么意思?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尤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如 梦 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断肠”,表达了浪迹天涯的作者的思乡之情。
“不敢与家人言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何岳拾到银子这件事。“遂以还之”中的“之”是代词,代指丢钱的人。

天啊.很考语文功底啊

如 梦 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天净沙·秋思 被喻为秋思之祖,用了白描的手法,创造典型的环境,能够烘托出那种思乡感情。

代词,代自己捡到钱这件事
代词,代失主

如 梦 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秋思是天净沙的吧(好像是这么说)天净沙就有句断肠吧?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天净沙·秋思 被喻为秋思之祖,用了白描的手法,创造典型的环境,能够烘托出那种思乡感情。
不敢与家人言之”中的“之”是代词,指何岳拾到银子这件事。“遂以还之”中的“之”是代词,代指丢钱的人。

1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