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是在什么文化背景下产生?与现在连接的结合点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1:08:26

中国的文化背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秦朝的法家统治,汉前期崇尚道家的无为,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统治衰落,地方豪强兴起,地方贵族就广建庄园,自给自足,形如堡垒,坚守数月,不与外界相通,也可正常生活。地方豪强庄园成为一大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在这一时期中国建筑多为佛教建筑。各地僧侣如蚁,佛寺广立。唐前期更是如此。
  唐朝的长安也是展示多国文明的国际大舞台,许多高官在自家宅院仿照修建罗马样式的避暑亭,所以多种文明的建筑都可在这里看见。
  宋朝商业发达,都市繁华,规模也空前扩大。城市里出现了行会,夜间的坊、市。元朝则因受蒙古人统治,民族风格迥然。
  如果要归纳总结它的主体风格就是以下几点:
  1、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大多体现在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涵义的宗教建筑中。其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富有象征涵义,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涵义内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大型祭坛,和佛教建筑中的金刚宝座、戒坛、大佛阁等。

  2、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观中。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个建筑的体量大小搭配恰当,符合人的正常审美尺度;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装饰华丽。

  3、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会馆、商店等人们最经常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精致。

  4、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中,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园林和山林寺观。其特点是空间变化丰富,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调淡雅,装修精致;更主要的是建筑与花木山水相结合,将自然景物融于建筑之中。以上4种风格又常常交错体现在某一组建筑中,如王公府邸和一些寺庙,就同时包含有宫室型、住宅型和园林型3种类型,帝王陵墓则包括有纪念型和宫室型两种。

老大 与当时的风土人情有关 涉及的面很广,于现在的结合点就是 现在重在实用 以前美观 现在的可以借鉴以前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