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进化角度看补体活化途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8:16:03
若能在7月7号12点之前给与合适答复另追加100分。过期无分。

楼主,为了回答你的问题我还跑了一趟图书馆。。。

首先说说原是补体系统,一般是文昌鱼啦,海胆啦什么的。由于经典,旁路,MBL,三个途径都需要有C3的存在,所以这个问题一般由C3入手研究。比较和分析无脊椎动物的C3分子和脊椎动物的C3分子他们对应的碱基序列,:二者都具有激活蛋白水解酶的能力,都有硫酯键和B—a一作用位点(B—a—processing site)。C3a结构区在海鞘和海胆体内是变化的,从七鳃鳗开始一直到高等脊椎动物体内都是保守的,该结果表明:C3a片段中过敏毒素(anaphylatoxin)活性在脊椎动物体内才出现。从获得的C3基因全序列进化分析可知:海鞘、文昌鱼和海胆体内的C3基因是由共同祖先C3/CA/C5基因直接进化而来18,然而在七鳃鳗体内的C3基因形成了类似于高等脊椎动物体内的C3基因簇010 C3和C4,C5在结构上是同源的,都是由系统发生上共同祖先血清蛋白水解酶抑制因子一a:一巨球蛋白(q:一maex<glubin)进化而来,它们都包含一个能和靶分子共价结合或作用的硫酯键位点。从原口动物(两侧对称的多细胞非后口动物)体内就发现存在az一巨球蛋白。a:一巨球蛋白基因在线虫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而在果蝇基因组却以多拷贝形式存在⋯。在线虫和果蝇基因组内却无C3/CA/C5基因存在,在海胆[101海鞘f1“、文昌鱼[121、七鳃鳗陌1体内发现存在单个的类似的C3/C4/C5基因,明显和口:一巨球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相似,显示:C3和补体系统只存在于后口动物。

再来根据哺乳动物的B因子讨论
哺乳动物补体系统的B因子是构成补体替代途径的必需成分,它与C3在结构和组成上有同源性。B因子是表面束缚分子,能保护C3b,也称c3保护活化因子;在M92+存在时能与C3b或者c3(H扣)成分结合为C3bB(在固相上)或者C3(H20)B(在液相中),同时B因子还是酶原。位于分子的C端肽段具有酶活性。在无颌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分离出B因子的cDNA显示出相关蛋白的结构区的变异性。例如七鳃鳗体内B因子和有颌类脊椎动物的B因子及C2具有同样的结构区域“3I,而海胆体内的B因子“4唷两个额外的短序列重复结构(short con,sensus repeats,鼢t),海鞘体内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