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怀素,润州丹徒人也”文言文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5:32:53
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
当时权贵和外戚放纵无忌,请求怀素假以官府的名义行(他们的私事),但怀素没有阿谀顺迎他们。
这句话哪里不正确。
http://baike.baidu.com/view/1954731.htm
原文

《马怀素传》出自《旧唐书》卷一百六列传第五十二。

文中对马怀素生平行迹进行简要描画,通过崔贞慎、李迥秀及上疏建议对典籍进行编录等例子表现马怀素的正直不阿、谦恭笃学。马怀素与其后褚无量之例是为了表明博识多闻之士遇好文之君的君臣际会,与刘、徐等人进行对比。

《旧唐书》原话附上:
“史臣曰:前代文学之士,气壹矣,然以道义偶乖,遭遇斯难。马怀素、褚无量好古嗜学,博识多闻,遇好文之君,隆师资之礼,儒者之荣,可谓际会矣。刘、徐等五公,学际天人,才兼文史,俾西垣、东观,一代粲然,盖诸公之用心也。然而子玄郁结于当年,行冲彷徨于极笔,官不过俗吏,宠不逮常才,非过使然,盖此道非趋时之具也,其穷也宜哉!
赞曰:学者如市,博通甚难;文士措翰,典丽惟艰。马、褚、兢、术,徐、元、子玄,文学之书,胡宁比焉!”

当时权贵和外戚放纵无忌,请求怀素假以官府的名义行(他们的私事),但怀素没有阿谀顺迎他们。
这句话对应的内容是文中“时贵戚纵恣,请托公行,怀素无所阿顺”一句,这句的翻译应当为“当时权贵和外戚放纵无忌,请托的事情公开地进行,马怀素对谁都不阿附依顺”。
很明显可以看出不正确之处在于对“请托公行”四字的理解,正确理解是请托徇私的事也公开地光明正大地进行,是对当时“贵戚纵恣”的一种具体说明,把它理解成“请求怀素假以官府的名义行(他们的私事)”显然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