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到底原文是什么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8:28:43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曰:「王郎,逸少之子,人才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这是古籍上对于谢道韫谈话的一段记载。请问这里“则有封、胡、遏、末”中的“遏”字到底是“遏”还是“羯”?有的地方写“遏”有的地方写“羯”,百度查找亦是如此,请有识之士解答,thanks。

一般作封胡遏末,有版本做羯,权作通假吧,指的是同一个人---谢玄。

1、成语 封胡遏末
发音 fēng hú è mò
解释 比喻优秀子弟。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释义一:
封胡,谢韶小字。遏末,谢渊小字。韶字穆度,万子,车骑司马。渊字叔度,奕第二子,义兴太守。时人称其尤彦秀者。

释义二:
或曰封、胡、遏、末。封谓朗,遏谓玄,末谓韶,朗玄渊,一作胡谓渊,遏谓玄,末谓韶也。

释义三:
程炎震云:“中郎,谢万。阿大不知何指,当即谓安。” 嘉锡案:道韫不应面呼安为阿大,疑是谢尚耳。尚父鲲,只生尚一人,故称阿大。安兄弟六人,见纰漏篇注。大兄奕,次兄据,均见言语篇及注。则安乃第三,非大也。其于叔父独不及安者,尊者之前,不敢斥言之也。

释义四:
李慈铭云:“案晋书谢万传作封、胡、羯、末。”
李慈铭云:“案此处封谓下脱韶胡谓三字。韶玄朗三字误衍,当作‘封谓韶,胡谓朗,遏谓玄,末谓渊’。晋书谢万传可证。彼渊作川,唐人避高祖讳。又案一作下脱封谓朗三字,以文义推之可知。”程炎震云:“晋书七十九谢万传及九十六列女传作‘封、胡、羯、末’。又云‘封谓谢韶,胡谓谢朗,羯谓谢玄,末谓谢川’。按川即渊,唐人避讳改。”

释义五:
陆龟蒙甫里集八自注云:“羯,谢玄小字。末,谢川小字。”与晋书合。

释义六:
嘉锡案:伤逝篇云:“王东亭闻谢丧,往哭,不执末婢手而出。”注云:“末婢,谢琰小字。”则末当即谢琰。孝标此注乃谓“遏末,谢渊小字”。晋书亦谓末是谢渊,渊与琰为从父兄弟,不应小字同用末字,其误必矣。

写哪个都可以,这得从造字上说起
中国汉字起源于像形文字,但我们知道,文字中最重要的不是实词,而是虚词,恰恰是这个虚词,是没有办法用象形法来创造的!
我们的先民于是用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通假”,就是用字音相同的实词来代替虚词,比如“其”字,最早的就是用“箕”字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