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忧患 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1:32:43
第一段话的积极意义是?它的局限性是?

1.积极意义
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第一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加强了说服力,
从例子引入中心。
2.局限性
因为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事造就英雄的时代,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无不充满了功利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这是符合时代需要的。

上一楼的,看清题目啊!!
嘿!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忧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使人想到逆境中发奋图 强的浓厚悲剧意识。这种解释一般为后人接受,看似并无大碍。
如果是“生于忧患,死于忧患”则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在我看来。仅仅只是一种要求我们忍耐.

列举历史上由卑微到显贵的人物为例,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局限性
他从唯心角度出发,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角度阐述这种思想,,带有一定的宿命论色彩。

积极意义 用绝大部分篇幅来说明艰苦可以使人增长才干、奋发有为的道理

局限性。因为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时事造就英雄的时代,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无不充满了功利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这是符合时代需要的。

在忧患中出生,在安乐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