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和精神有啥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1:33:56

精神与思想的基本区别

  韩军

  清华大学附中 特级教师 韩军

  我以为,语文教育,说透了,就是精神教育、精神培植。

  有人可能误解,精神培植不就是思想教育嘛!其实不然。

  “思想教育”和“精神培植”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许多人之所以对我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误解,就是从本质上混淆了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区别。 无论主张侧重思想教育的人,还是侧重于基础工具的人,基本上没有根本弄清乃至混淆了这基本概念。----这也是我们对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性质认识不清,并在实践上摇摆不定的一个原因。

  “思想”与“精神”,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尤其“思想”一词,在我们的“公共话语”系统中已经变异。什么是“思想”?它多是指理念的,逻辑的,他人性的,群性的,意识形态化的。而“精神”,则是属于自我生命的,是个性化的,是自我融洽的,感性与理性交融的,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有了精神才可以称作人,精神是人之本质的规定性,人脱离“精神”,就是非人。“思想”则并非人本质的规定性,它只是人本质的充分性,人没有一定“思想”仍不妨碍人成为人。“思想”是“精神”的高级阶段,而“精神”则是“思想”的生命基础。“精神”比“思想”广泛得多、宏博得多、活跃得多。人的成长当然不能肤浅、机械地理解为是肉体的成长,或知 识、技能的成长,但也决不能狭隘地、教条地、简单地理解为是“思想”的成长。人之本质意义上的成长、发育,就是“精神”的成长、发育。有了一定语言基础的孩童少有深刻理念状态的“思想”,但却有高度活跃着、奔涌着、烂漫的“精神”,这是因为他掌握了语言(尽管很简单),是语言支撑着他的“精神”。也就是说,人的接受语言和人的精神的生长、成长,几乎是同步的。人的成长,根本意义上就是主体精神的成长。

  这也就是,我坚决不同意把语文教育的本质,定性为是“语言能力”加“思想教育”,或“语言能力”加所谓“人文精神”(那种基本等同于思想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的原因。因为这种所谓的“加”,其实就是隔绝着的两种东西的“捏合”。这种捏合,二者即使再融洽、再协调、再“春风化雨”,再“润物细无声”也仍然是两张皮。也就是说,这种认识,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