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出来的生物他的寿命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5:20:00
克隆出的生物他的寿命是继承了被克隆者的全部寿命,还是剩余寿命。如果是剩余寿命的话,那为何插秧的植物为何会继承全部寿命,比如一颗快要老死的老树,将它的一根嫩枝剪切下来进行栽培。

你说的都是植物。早衰现象一般出现在动物身上。比如多利6岁就去了,而一般的羊是12岁。关于生命的长度,有的人认为是由瑞粒来控制的,多利的染色体端粒长度比同年龄普通绵羊要短。
我个人认为克隆出的生物的寿命是被克隆者的剩余寿命。因为细胞最多分裂50次,继承的细胞核分裂的次数减少,所以寿命变短是肯定的。

我认为与提供细胞核的那个生物体的寿命相同...因为细胞自身也具有自己的寿命

这正好应证了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这一理论。
不过可靠性还有待证明

一般不会太长,在正常同种的一半左右
因为,体细胞克隆的前提之一是,代孕母体可以生育,而一般哺乳动物性成熟是在1/2寿命。
根据细胞机械死亡学说,其线粒体端粒刚好“损失”一半,而被孕育的“克隆体”的细胞质恰好来源于“损失”一半的代孕母体,所以最长寿命是正常同种的一半左右,
这只是一个假设
因为Dolly(多莉羊)证明了这一点,
更多理论,还待试验验证!!

寿命主要是和染色体端粒的长短有关,所以就要看合成端粒酶的基因是由那方调控的了。有动植物的克隆是不同的。

或许是因为植物与动物有区别吧!!
就像细胞融合一样,植物的可以发育成个体,而动物只能发育成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