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凉洲词>>中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要如何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7:23:09

楼主,最后两句结合起来,才能分析出它的味道。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葡萄美酒夜光杯,
玉影琵琶马上追。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戍守边关,长年战乱之残酷。当兵的大都得战死沙场。前三句似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之意,但却饱含讽刺之味。

我觉得还是悲凉之词比较贴切一些.整首诗来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楼上说的军中欢宴好象不太对,欲饮琵琶马上催,喝的应该是壮行酒,所以这句话说来应该是悲壮的意味比较浓些,醉卧沙场虽然是戏谑之词,但在此情此镜下读来,就的确是"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了,说是“谐谑”,表现出来的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就有点流于字表,有点肤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