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和经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3:01:25
一个国家内部方言的多少和这个国家经济的好坏是否有关系

一个国家方言多少,与这个国家经济的好坏应该有关系。这个关系就是,方言多,经济落后;方言少,经济发达。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也在此。
方言割据,不同程度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语言是个工具,这个工具如果五花八门,肯定不好使。在报上看到这样一个例子。
中国一汽到某地投资建厂时,需要与厂址所在地的煤气公司洽谈协调煤气管道接通的技术问题。煤气公司参与洽谈的工程师不会讲普通话,参与洽谈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普通话也不熟练。一汽的工程师常常听不懂煤气工程师所讲的话,而在场的政府官员又不懂专业技术,也不能准确地将方言转译为普通话。于是煤气工程师不得不面对面的以笔代嘴,与一汽工程师进行书面交流,这样政府官员又被“凉”在一边。
想一想,如果大家都能使用我们的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这个交流过程将是多么顺利!

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多元的语言文化对一个地区的长远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另外,语言和方言没有明确的界限,汉语的各大方言,如官话、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话等在国外一般被视作汉语族下的独立语言,但在国内则认为是方言。
东南沿海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最有发达最有活力的地区,而这个地区同时也是中国语言方言最为复杂的地区。

没有多大关系,倒是和文化有关系。

首先,旅游业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