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指教《卫姑定姜》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1:07:51
帮朋友翻译的,但是不是很有把握,请有识之士指教:

卫姑定姜

卫姑定姜者,卫定公之夫人,公子之母也。公子既娶而死,其妇无子,毕三年之丧,定姜归其妇,
自送之,至于野。恩爱哀思,悲心感恸,立而望之,挥泣垂涕。乃赋诗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
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送去归泣而望之。又作诗曰:“先君之思,以畜寡人。”君
子谓定姜为慈姑过而之厚。定公恶孙林父,孙林父奔晋。晋侯使郄犨为请还,定公欲辞,定姜曰:“不
可,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请,而弗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夫安民
而宥宗卿,不亦可乎!”定公遂复之。君子谓定姜能远患难。诗曰:“其仪不忒,正是四国。”此之谓也。
定公卒,立敬姒之子衎为君,是为献公。献公居丧而慢。定姜既哭而息,见献公之不哀也,不内食饮,
叹曰:“是将败卫国,必先害善人,天祸卫国也!夫吾不获鱄也使主社稷。”大夫闻之皆惧。孙文子自是
不敢舍其重器于卫。鱄者,献公弟子鲜也。贤,而定姜欲立之而不得。后献公暴虐,慢侮定姜。卒见逐
走,出亡至境,使祝宗告亡,且告无罪于庙。定姜曰:“不可。若令无神,不可诬。有罪,若何告无罪也
。且公之行,舍大臣而与小臣谋,一罪也。先君有卫卿以为师保,而蔑之,二罪也。余以巾栉事先君,
而暴妾使余,三罪也。告亡而已,无告无罪。其后赖鱄力,献公复得反国。君子谓定姜能以辞教。诗云:
“我言惟服。”此之谓也。郑皇耳率师侵卫,孙文子卜追之,献兆于定姜曰:“兆如山林,有夫出征而丧其
雄。”定姜曰:“征者丧雄,御寇之利也。大夫图之。”卫人追之,获皇耳于犬丘。君子谓定姜达于事情。
诗云:“左之左之,君子宜之。”此之谓也。
颂曰:卫姑定姜,送妇作诗,恩爱慈惠,泣而望之。数谏献公,得其罪尤。聪明远识,丽于文辞。
卫姑定姜这个人,是卫定公的夫人,是卫国公子的母亲。公子娶妻之后死了,他的妻子没有生育,
守丧三年期满之后,定姜让她的媳妇回家去,并且亲自送她到郊外。想起当时他们的恩爱,觉得感伤而且
悲痛,站在那里看着媳妇,用手擦去流下的眼泪。定姜于是作诗道:“燕子在天上飞翔,参差地舒展翅

卫定公去世了之后。卫国立了敬姒的儿子衎为国君,这就是卫献公。卫献公在服丧期间举止轻慢。
定姜在哭过之后停了下来,见到卫献公并不悲伤,就不再进去吃饭喝水,感叹说:“老天想要使卫国败亡,
一定会先迫害善良的人,这是老天降祸给卫国啊!为什么不让鱄来主持卫国的社稷啊。”卫国的大夫们听到了
之后都很害怕。孙文子当然不敢将他保存的国宝留在卫国。鱄这个人,是卫献公的弟弟子鲜,这个人非常贤
明,但是定姜想要立他做卫国的国君却没有成功。后来卫献公凶暴残虐,轻慢侮辱定姜。到后来就定姜被赶
走了,卫献公逃到边境的地方的时候,派遣祭司向先王祷告,而且向宗庙辩解自己无罪。定姜说:“不行。
即便宗庙里没有神明,也是不能乱说的。卫献公有罪,怎么可以祷告说无罪呢?况且卫献公的行为,舍弃贤明
的大臣而与奸佞的小人在一起商量事情,这是第一条罪状。先王让卫卿作为他的老师,他却对待老师轻蔑,这
是第二条罪状。我侍奉先王的饮食起居,但是他对我那么粗暴,这是第三条罪状。”所以就只是向先王祷告就可
以了,不要说他无罪。今后要多依仗鱄的能力。”这样卫献公才得以回国。有道德的人说定姜擅长以言辞教导
别人。诗经里面说:“我说的话能够说服别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郑国的皇耳率领军队入侵卫国,孙文子占卜的结果是可以追击对方,将结果呈献给定姜说:“占卜得到
的征兆像山林那样,如果有人出征就会失败。”定姜说:“出征的人失败,对我们抵御入侵的人来说是好消息啊。
大夫您去谋划吧。”卫国人在打败郑国人之后追击,在犬丘抓到的皇耳。有道德人说定姜擅长分析事情的道理。
诗经里面说:“向左向左,有道德人很合适。”(比喻什么都能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后人赞颂定姜说:卫姑定姜这个人,送媳妇的时候作诗,慈爱仁厚,哭泣着远远望向媳妇。她几次劝谏
卫献公,说明卫献公的罪状。聪慧英明而有远见,在文笔和修辞上非常擅长。

孙文子自是不敢舍其重器于卫
我言惟服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
这几句不是很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