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为什么很少被人骂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1:52:32
同样是亡国之君 无论正式 野史都很少骂崇祯皇帝 而且明史 还是清朝皇帝 都是说是有道无福

错在不该用袁崇焕,每年天价的“辽饷”逼反了中原大地。
顺便说一下,袁崇焕不是大将,他从来没有也不屑于进入军事系统。
明末的“党争激烈”问题东林党难辞其咎,党同伐异,非本党战友就是仇敌!甚至以地域划分远近亲疏,崇祯只能在党争的迷雾缝隙略略的看到一点实情。而东林党的猖獗和崇祯的纵容有很大关系。

崇祯是一个勤政皇帝啊,历代皇帝里很少有像他这么勤政的,每天起早摸黑的工作
明朝的灭亡是历史使然,或者说明朝的历代皇帝一点一点的把明朝推向灭亡的边缘,虽然崇祯干得不错,但也不能往回历史的必然性了。

其实骂崇祯皇帝已经没多大必要了,他接手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你就明白崇祯时期明朝的实际形势了。
从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就开始长达三十年不上朝的破天荒记录。这个记录背后好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滋生,没有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而另一方面,却是朝廷党争的加剧,整个朝廷已经是无政府状态。朱元璋时期定下的废除丞相制度后的内阁制,看似分权却反而加剧了内阁权利高度集中,削弱了皇权。锦衣卫的设立,以及太监的权利的膨胀,整个朝廷实际上已经没办法由皇帝来控制了。这些制度的根本问题让整个国家机器在缺乏强腕人物的控制就会分崩离析。崇祯也想改,他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可是这个时候正好是病入膏肓的时候,国内起义风起云涌,外患日渐强大,这个已经严重超出了崇祯的能力范围,即使是神仙也是没办法的。虽然老板是崇祯,可是袁崇焕却还要对严嵩低三下四才能让他的军事才能充分发挥。袁崇焕是个好将领,他带领的手下像赵率教,祖大寿,何可刚等人都是对后金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像传统印象中太监是坏人的印象,两个严嵩的手下纪应坤,刘用都在宁远的战役中表现得非常勇敢,都是袁崇焕的影响结果。可是崇祯勤政的背后,却有一点是大家都忽略的,就是他的心胸实在太狭窄了,思想太狭隘了,明朝后期已经属于乱世,用人本就是有能力者优先,可是他把军事才能突出却有点张狂的袁崇焕给杀了。这是他理想化的一面。我们只能引用韩信形容项羽的一句话:妇人之仁。仁慈的背后是狭隘的意识和感性的东西。确实,他是个仁慈的皇帝,却不是好皇帝。好皇帝不一定是仁慈的,就像他的祖先,朱元璋,朱棣,他们算不上一个仁慈皇帝,却是个好皇帝。

崇祯皇帝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不错的,虽然有错杀大将袁崇焕的不良之处,但是算的上勤政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