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给详细介绍一下文学家卡夫卡?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13:56
如国籍、经历、有何作品、取得的成就等。

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卡夫卡

  70多年前,一个孤独、忧郁而又极为敏感的灵魂,一个二十世纪德语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卡夫卡,永远离开了那个令他失望的,在他笔下变形的世界。在去天国的路上,他似乎还在用他41年生命的感受,向世人倾诉着“在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上却刻着‘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

  卡夫卡,F.:(FranzKafka1883~1924)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1923);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1912);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小说《城堡》等等。

  卡夫卡的一生创作了三部长篇《诉讼》(一译《审判》)、《城堡》与《美国》,这些作品对西方的评论家而言,象迷一样的复杂,对这些作品,人们无法做出一致的阐释,它的风格题材或许是平淡而累赘的,但气氛总是那么像梦魇似的,主题总是那些无法解除的苦痛。而当老一辈人所熟悉的社会意识崩溃之后,生活在孤独而庞大的或新或旧的城市里的人们,被卡夫卡所揭露的属于人类本质的孤独所困绕,于是他就成了一个为当代人指引痛苦的圣徒似的人物了。

  《诉讼》通过主人公约瑟夫/k--一个普通公民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逮捕,最后被处死的故事,揭露了西方现代社会中隐藏在强大的理性与制度之下的人性的扭曲,社会生活的荒诞。卡夫卡将一个普通人置于前所未有的荒诞、虚幻、窒息的境地里去,并且把这个痛苦的过程隐藏在平静的日常生活中,只让约瑟夫一个人独自去承受,于是,身边那些熟悉的生活场景对于他而言都是噩梦中的道具,而他自己的言行在别人眼中也变得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