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中考2007的一道题目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5:49:03
27.(本小题10分)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到校外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发现一个如图所示的支架PAB,于是他们利用手中已有的工具进行一系列操作,并得到了相关数据,从而可求得支架顶端P到地面的距离。
实验工具:①3米长的卷尺;②铅垂线(一端系着圆锥型铁块的细线)。
实验步骤:
第一步,量得支架底部A、B两点之间的距离;
第二步,在AP上取一点C,挂上铅垂线CD,点D恰好落在直线AB上,量得CD和AD的长;
第三步,在BP上取一点E,挂上铅垂线EF,点F恰好落在直线AB上,量得EF和BF的长。
实验数据:
线段 AB CD AD EF BF
长度(米) 2.5 1 0.8 1.2 0.6

问:(1)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请你计算支架顶端P到地面的距离(精确到0.1米);
帮帮忙啊

通过平行线截线段成比例来做

设在P点挂铅垂线,必定与直线AB相交,设落点为H,则PH为所求P点到地面的距离。

CD‖PH,∴CD:PH=AD:AH,AH=AD*PH/CD=0.8*PH/1=0.8PH

EF‖PH,∴EF:PH=BF:BH,BH=BF*PH/EF=0.6*PH/1.2=0.5PH

AH-BH=AB,∴0.8PH-0.5PH=2.5

∴PH≈8.3米 

汗,我画了图,做出来之后才看见你补充的图。

我已经把计算式子做了修改,原来的图就不改了。

用三角函数帮不是很好做吗?
CD/AD=角A的正切,可求得角A ,EF/BF=角B的正切,可得角B,E有两角夹一边,这个三角形的高就好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