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 名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0:05:37
高密的名人介绍几

刘墉(公元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清代著名书法家。乾隆时考取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谥号文清。他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文章、书法均享有盛名。他的书法尤擅小楷,其字用墨厚重, 貌丰骨劲,别具风格。他还著有<<石庵诗集>>等。刘墉32岁步入仕途,不久,其父在陕甘总督任上获罪革职,刚刚升入翰林院伴读的刘墉,也被株连入狱。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28年),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贪污库银,刘墉奉旨审理,发现库无短缺,但银色掺杂,十分可疑,经多方查问,始知国泰已事先闻讯,临时匆忙凑集银两,以图掩饰。刘墉又查明国泰贪赃勒索等罪状,按律绳之以法。山东人心大快,以至民间艺人编写了<<刘墉拿国泰>>的大鼓书,到处说唱,一时竟有“刘青天”之传于民间。
  郑玄(128-200年),字康成,东汉经学家,高密县郑公村人。13岁时能诵读五经。21岁博览群书,精通历数、算术、图纬,被推为乡啬夫,管诉讼、收赋税。其家贫寒,仍自学不辍,常地请教于学官。因为署吏。后于公元157年(永寿三年)送入太学深造,先后随故刺史第五元、东郡张恭祖修业。公元160年,他西入函谷关,拜著名古文学经学家马融为师。公元168年,他回原籍。因家贫无依,即转去东莱(今掖县),一面种田,一面讲学,慕名登门求教者近千人。公元169年,汉朝廷宦官为与外戚争权,制造“党锢之祸”郑玄受株边被禁锢几十年。此间,他隐居山中,闭门不出专心致志,注释经书。特别是深入研究了何休的<公羊墨守>等名著,对其错谬一一批驳,何休钦服。他注解经书,以古文经学为主流,兼取各家精华,综合古今,融为一体。公元181年(共和四年),灵帝解除党锢,郑玄为官,州郡官员迫其前往,何对其礼遇优厚,但他不受朝服,坚持学士打份,仅过一夜,便寻机逃回。公元190年,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公卿举郑玄为赵相,他亦不受。公元196年返归故里高密。公元199年,袁绍举郑玄为茂才,并表奏为左中郎,他均谢绝不就。朝廷又派公车征为大司农,他却以患病为由辞官回乡。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作战,袁胁迫郑玄随军,至元城县,因病重不能前行,但仍注释周易,农历六月,含恨长逝。
  晏婴(-前500年),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夷维邑(今高密)人,公元前556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