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德堡测不准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0:09:51

量子力学中有一个海德堡测不准原理,该原理认为:当观测电子等量子的时候,观测仪器发射的光子就能对量子产生作用,从而影响量子的运动,这样,当对于量子位置的测量越准确的时候对于其动量的测量就越不准确,相反亦然。

海森伯(Werner Heisenberg)教授于1927年在德国最高的学府海德堡大学的一场量子物理学实验,得出一个举世震惊的实验结果,写一篇论文创出了"测不准原理",海森伯因此得到了193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场实验结果影响了英国与德国哲学界及社会学界的学术大战,有名的英国哲学大师卡尔波普(Karl Popper)一个人对整个法兰克福学派进行了大辩论,卡尔波普(Karl Popper)认为人类的历史是无法预测的。没有人能否定人类知识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color=#ff0000]但是知识也是无法被预测的[/color],例如当我们预测若干年后会发明一套比相对论更伟大的理论出来,并且把理论的内容也预测出来。如果有人作了这个预测,事实上就表示这一套理论知识现在就已经具备了,因此知识是无法被预测的,他主张“[color=#ff0000]凡无法用经验证明的都应加以排斥于科学之外,科学与寻求确定性、或然性或可靠性没有关系,真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的东西,我们只有靠不断检验现存的道理,不断试图证明它们的谬误,来取得一点进步”。

不确定性原理
定义
又名“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关系”,英文"Uncertainty principle",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
该原理表明: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测量一对共轭量的误差的乘积必然大于常数 h/2π (h是普朗克常数)是海森伯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它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物理学中又一条重要原理。
[编辑本段]理论背景
海森伯在创立矩阵力学时,对形象化的图象采取否定态度。但他在表述中仍然需要使用“坐标”、“速度”之类的词汇,当然这些词汇已经不再等同于经典理论中的那些词汇。可是,究竟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