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趣谈不可当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01:39:00
急,作者是匡耀求

互联网上有一部电子书,叫《中学生百科全书地球景观》,其中,第27页有一段讲到所谓“海下海”,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原苏联中亚一带的咸海是~个双层海:地面海和地下海。在地面海海底300~500米以下是地下海,深度达500米左右。
其实,这只不过是前人的一个猜测罢了,前人将“地下海”当作趣谈,没有人去计较它的真假。但是这个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居然被前苏联的决策者当真了,由于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径流量大,其中阿姆河年径流量达579亿立方米(另一数据为671亿立方米),锡尔河年径流量为352亿立方米(另一数据为372亿立方米),既然咸海还有地下的补给系统,为什么不利用入湖的地表淡水发展农业呢?

前苏联据此作出了在该湖的入湖河流流域大规模利用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的决策。这一重大决策计划将入湖河流改道,让河水流入农田,灌溉农作物(主要生产棉花和粮食)。1937年,前苏联兴建了全长220千米的大费加拉运河,引锡尔河的水来浇灌棉花田。从1954年开始,前苏联在哈萨克、乌拉尔等地的半干旱草原用10年之久开垦了约60万平方千米土地,一度使前苏联粮食年产量增加了2/3。随后又决定从咸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中调水灌溉卡拉库姆沙漠南缘约10万平方千米里的新垦棉田和草场。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分四期工程逐步建成的卡拉库姆列宁运河每年从咸海最大的补给水系阿姆河分流水量约160亿立方米,占阿姆河径流总量(579亿立方米)的27.6%。咸海的另一主要水源——锡尔河上也修建了多个水库将河水截留用于农田灌溉。现在,阿姆河上共有88座水电站,341千米运河;锡尔河上共有198座水电站,225千米运河,结果,入湖径流被两岸的新垦农田“吃干榨尽”。据统计,目前中亚五国共有水浇地10万平方千米,所需用水绝大部分取自阿姆河及锡尔河,有关水文部门测定,锡尔河流域的全部水资源为352亿立方米,已被截流使用323亿立方米,占该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92%;阿姆河流域的全部水资源为579亿立方米,已被截流使用489亿立方米,占总水量的85%。至本世纪初,基本上截断了咸海的地表水补给,结果由于水分的蒸发损失,咸海水位急剧下降,在20世纪60年代,每年平均下降0.2米;70年代开始,每年平均下降0.6米,湖面水位由1960:年的海拔53米下降到2005年的海拔33米,并没有出现地下海补给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