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有个奴才杖着酒醉骂了主子和奴才,结果主子深恶,给他塞了一嘴马粪,这奴才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7:43:38

焦大

焦大

焦大

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关于焦大的话题,据我有限的阅读范围,大约有两处,一处见于《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另一处见于《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其实,这两个论断是有矛盾的。前者讲的是阶级理论,也就是说,林妹妹与焦大不是一个阶级阵营。后者讲的是统治理论,焦大与贾府虽属同一阵营,但也不能口无遮拦。那么何者才是正确的呢?
整部《红楼梦》,焦大的情节,主要反映在卷七“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一节。这里的焦大,予人的印象无非两个方面,一者,历史上的焦大对于宁国府今日的风光功不可没。宁国公参与“打江山”之际,他“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了饿,却偷了东西给主子吃;两日没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像这样与主子出生入死、同甘共苦的奴才,怎么可能成为“阶级异己分子”?二者,现在的焦大对宁国府的腐败忧心忡忡。“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他不是“虚招实做”地维护“虽未甚倒”的“外面的架子”,却不识时务地翻腾已经逐渐朽败的“内囊”。
焦大这些话,都不是好话,但并不是假话。“好话”与否,是道德判断,“假话”与否,是事实判断。从焦大与宁府的关系看,他不具有对宁府蓄意诽谤和恶意攻击的动机,当然也没必要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从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来看,焦大的话,只是说了一些不大好听的、但反映了实情的“真话”而已。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伪自由书·言论自由的界限》)宁国府的统治者陶醉于“祚永运隆之时,太平无为之世”,焦大这厮偏偏要揭开秃头,簸扬家丑,这不仅大煞风景,而且是蓄意抹黑。这正是焦大的“真话”不受欢迎反而招人讨厌的原因之一。人们宁可迷醉于虚假的繁荣,而不愿正视真实的沉疴,这几乎是官场的通病。
历史上的中国,皇朝更迭,王旗变幻,所有的统治者“打江山”之际,往往都胸襟宽阔,虚心纳谏;“坐江山”之际,则又内心虚弱,以言治罪。闭着眼睛“说瞎话”,盲目歌功颂德,每每得利;睁开眼睛“说真话”,直面现实弊端,往往倒霉。前朝因堵塞言路而崩溃,后朝又因厌闻直声而衰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