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人出家,有何功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7:35:43

看来老衲得劝劝施主了!!出家乃出于心,需四大皆空,六根清净。 如做善事只为追求功德,就已违背我佛如来的宗旨,你什么也不会得到!!善恶出于本心,而非利益驱动!!
出家之人,不需他人劝导,受人劝导以非出自本意!!因此你不会得到什么。
出家人不打诳语,老衲仅劝施主“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佛慈悲。南无阿弥陀佛!!老衲得去用斋了。

有为境界,都是业力,没有功德。
无为境界,功德不增不减。
所以功德名为功德,实无可得。

世人所求,亦非功德,乃求福报,希望来世方便。只不过,各人方法不同、目的不同、受众大小不同,于是各有不同果报。合天理得福报,不以世人主观意愿为转移。所以,劝人出家也不可盲目乐观,要看那人出家合不合理。

如果这个人适合出家,正知正见,的确是发了菩提心的,也有一定的水准,那么你劝他出家是好事

要出家,并非一件小事,印光法师曾举出两个条件:第一要发大菩提心,第二要有过人天分,才能荷担如来家业,做众生的人天导师.出家是大丈夫事情,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出家乃是一件非常郑重地事情,而且在佛教徒看来,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赞叹的事情,出家不是要逃避什么挫折或者世间男女情感一时想不开,他应该是佛法的传播人,是佛陀的使者,他是人天的导师,佛法能够在世界上流传下来靠的就是一代代出家人僧宝的千辛万苦的努力,要有一颗"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不为自己求安乐,只愿众生得离苦"的大菩提心,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事也,非王侯将相所能为也!”要想出家,先要看看自己出家的发心,是否具有出离心,认识到了轮回六道的痛苦,想要出离三界六道,更要看是否具有菩提心,即愿意救度一切苦难众生的心,如果具有了菩提心,那么出家以后,有着这种菩提心的支持,一定能成就道业,相反地,只是一段时间的挫折或者情感问题,或者愿意清静几天,那么贸然出家,而没有一个坚定的信仰支持的话,出家生活也不会太平坦的。
如果一个人他彻底证悟了空性思想,对于他来说,确实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但是,有几个人是真正证悟了空性,还是只是学了"佛在心中"或者"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