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能提高自己看书的速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7:25:07

阅读速度与阅读过程有直接关系。据研究,人们的阅读过程有两种。一种是:看到文字,先读出声音,再由声音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朗读”;另一种是: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这就是大家常说的“默读”。由于默读不必经过发音阶段,而直接由文字认识意义,所以速度要比朗读快。就一般的阅读者来说,汉语朗读每分钟是一百五十到二百字,默读每分钟可达四百到六百字,默读的速度是朗读速度的三倍左右。因此,要想读书快,就应该重视默读,养成一看到文字直接就想到意思的习惯。练习默读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口,不发音,也不要动嘴唇,眼睛加快扫视页面的速度,吸收文字所表示的意思。时间长了,阅读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阅读速度和认知方式也有关系。据研究,阅读的认知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合成式认知”,即逐个辨识每一个汉字,再循序合成词和句子,逐步理解它的意思;一种是“整体式认知”,即一次辨认一个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整体地理解它的意思。很显然,整体式认知一次辨认的字数较多,因此,比合成认知的速度要快得多。有人做过实验,逐个辨认不成词句的汉字,每分钟仅能辨认一百个左右;整体辨认成为词句的汉字,每分钟可以达到五百个左右。因此,要提高阅读速度还应该养成整体认知的习惯。

整体认知的能力能够通过练习来提高,可以像下面这样,把一段话分解成许多短句,一句一行地排成条形,中间划一条垂直的虚线:

阅读时把目光投在虚线上,自上而下快速移动,这样可以培养自己以句为单位理解意思的习惯。也可以把一句句的话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写一个句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在眼前闪示,然后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可以逐渐加长卡片上的句子,缩短出示卡片的时间,这样可以扩大眼睛看字的范围,增加一次认知的字数。这类练习做得多了,整体认知的能力必然能有所提高,阅读速度自然就加快了。

任何一种语言,它的构词方式、句子结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都有一定的规律和模式。有意识地掌握这些规律和模式,可以加快对词义句义的理解,使阅读过程变得轻松流畅,从而提高速度。例如汉语的句子一般是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其它附加成分组成的。掌握了这个模式,即使碰到很复杂的长句,也能准确地抓住主干,迅速理解句意。鲁迅的《故乡》里有这样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