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布衣族的什么节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04:37:23

“六月六”节已有悠久的历史。据清乾隆年晨李节昌纂的《南龙志·地理志》记载:“六月六栽秧已毕,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呼为六月兀。汉语曰过六月六也。其用意无非攘灾祈祷,预祝五谷丰盈……”。其起源,各地传说不同,其中有一个说法是,在远古的洪荒年代,布依族的先人“盘古”,在劳动中积累了栽培水稻的经验,年年丰收,后来他与龙王的女儿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新横。一次儿子冒犯了母亲,龙女一气之下,返回龙宫,再不回来。“盘古”没有办法,只好再娶,一年的六月六日盘古死去,新横从此遭到继母虐待,几乎被害。他忍无可忍,便上天控告继母,并发誓要毁掉她栽培的水稻秧苗,继母知道后,万分后悔,终于与新横和好,并于每年六月六日,盘古逝世这天,杀猪宰鸭,做粑粑、供祭盘古,布依族人民因此每年农在六月六日都举行祭盘古,供祖先的活动,以示子孙延续、五谷丰收,年复一年,就形成了这个民族节日。◆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 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有的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 有的地区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年,称为六月街或 六月桥。 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节日来 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自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 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 会来吃庄稼。 节日的早晨,由本村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领青壮年 举行传统的祭盆古、扫寨赶“鬼”的活动。除参加祭祀的人外, 其余男女老少,按布依族的习惯,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带着糯 米饭、鸡鸭鱼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当地汉族人民 称为赶六月场)。 祭祀后,由主祭人带领大家到各家扫寨驱“鬼”、而“躲山” 群众则在寨外说古唱今,并有各种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