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诗歌鉴赏4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8:18:17
要古诗词鉴赏4篇
每篇100-200字
尽量不要是课本中常出现的

《秋兴》(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通过对巫山巫峡秋声秋色、秋景秋意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寄寓着诗人自伤漂泊、忧国思乡的心情。其气概和风韵,堪称压卷。 起笔两句,最称警挺,已摄秋景之神。前两联极写绝塞萧森秋景,有笼盖八章之势。江间塞上,状其悲壮;丛菊孤舟,写其凄紧。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长安,又从长安到夔府的往复。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能用只有四十个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次联写近景,烟云变灭,移步换形,极富含孕。由清晰而朦胧,由朦胧而隐没,令人回味无穷。这一切,诗人在已经勾画出来的“象”里为我们留下了驰聘想象的广阔天地。第三联高度概括,尺幅万里。终南从北到南的阔,则是用“分野中峰变”一句来表现。而“阴晴众壑殊”,就是尽收眼底的全景。尾联,第一,欲投人处宿”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见得“我”在游山,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总起来看,这首诗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善于“以不全求全”,从而收到了“以少总多”、“意余于象”的艺术效果。
  汉江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