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地改革中,没有分到土地的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8:52:32
A贫农 B雇农 C富农 D地主 为什么选C

富农是相对较小的土地所有者,各地标准也不一样。资料显示,江西省土改时富农标准一般是拥有12亩左右的农田,人均约3亩不到。但一般而言,其拥有的土地数量,除了自己耕种以外,还大约富余三分之一的土地因自己忙不过来而雇工耕作者就被划为富农。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富农其实与中农一样都是自耕农,是前机械化时代土地略微宽裕的自耕农或农村中产阶层而已。
然而在中国,作为自耕农的富农真是命运多舛。从1950年的《土改法》确定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到土改后期把富农定位于“农村资产阶级”,然后在合作化,特别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富农成为被限制和消灭的对象。然后,富农作为农民阶级中相对富有的一个阶层也不再存在,只剩下自然人作为“黑五类”中排位老二的富农分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亡了。

土地革命应当不是富农的,而是贫农、中农的。
发动土地革命的力量,应当是雇农和贫农.

当时好像有这样的说法,比较排挤富农

应该选D吧?无论是那一次土改都是打击地主的,除了抗日革命根据地是地主减租减息以外,其他都是剥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啊

哪次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