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年签了《斯瓦尔巴的条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0:48:25

1925年

1925年,中国、前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成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协约国。

  中国政府于1925年签署了由海牙国际法院主持的《斯瓦尔巴条约》,因此至今中国公民仍有权自由出入该群岛,并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在那里进行正常的科学和生产等活动。
  斯瓦尔巴群岛,是挪威的属地,位于北冰洋上,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由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北地岛、埃季岛、巴伦支岛等组成,是欧洲八大让人痴迷的小岛之一,栖息着多种珍贵的生物。

《斯瓦尔巴德条约》初叫做“关于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是1920年由国际联盟主导,挪威等18国签订的关于该岛的使用与主权问题之条约,后增加中国、西班牙等33国,最终缔约国为42国。

内容
条约确定挪威政府对该岛有充分的自主权,但该地区为永久非军事区域,该地区与该地区民众安全由挪威政府全权提供、处理。

所有缔约国公民均可自由进出该地区,并在该地区内进行任何不违反挪威政府法律的任何行为,不需得到挪威政府签证许可,但进入该地区则需接受挪威政府的法律管制。

按上述协定,所有拥有缔约国及缔约国之继承国公民身份者均无需申请和签证可以自由进出,但必须接受挪威政府之法律管束。

历史
1596年6月19日由荷兰探险家巴伦支发现,由于该地区资源丰富,在被发现不久后便有大批欧洲移民前往该地区发展。

1920年2月9日由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及日本在内等18国,经过繁忙的穿梭外交,在巴黎初签“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即后来的“斯瓦尔巴德条约”。

1925年,中国、前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国也参加了该条约,成为《斯瓦尔巴德条约》的协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