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代表什么?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4:44:38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心率在55~70次/分钟最好。一般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心率就是心跳频率啊,就像一分钟跳多少下。一般一分钟普通人在70-120之间,运动员或体质好的,可以一分钟50-60次。也就是说,心率越低,心脏的收缩能力越强,一次心脏收缩所放出的血越多,也就是体质越好;但是,太低也不好。

静息心率(指在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否与人的寿命长短有关,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也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大课题。那么,心率的快慢与寿命的长短有关吗?
心率是预测男子寿命的有效指标

人类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在相似心率条件下,人的寿命远比动物长,其原因主要是科学发展,医药保健及社会的进步。

我国学者吴杰教授曾观察5360名健康成人的静息心率,其范围为51~94次/分,平均数为67次/分。人类的心跳次数明显受自主神经与体液因素的影响,如人激动时心率会加快,完全安静时心率会减慢。科学研究表明,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其寿命可达80岁(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种疾病的干扰)。

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因此静息心率偏慢的寿命延长,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的寿命就会缩短。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有人专门研究了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他们选择身体健康、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老人,年龄在65~70岁,其中男性1407人,女性1134人,长期跟踪随访。结果发现,在男性,心率大于80次/分比心率小于60次/分,活到85岁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让心率放缓 给长寿机会

有什么办法能使静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