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宫廷为什么多次迎佛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4 15:33:30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开放的、“兼容并包”的时期,因为南北统一、经济发达,所以中外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很多外国宗教在隋唐之际传入中国并有所发展,如从波斯传来了祆教(拜火教)、摩尼教以及基督教的一个教派--景教,从大食传来的伊斯兰教。而汉代传入中土的佛教,则在唐代达到鼎盛时期,不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宗派,而且基本上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本土化,形成了别具一格、影响深远的禅宗。佛教在唐代之所以得到长足发展与当时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推崇有着密切的关系。
唐皇室祖籍陇西成纪,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开国元勋,并与鲜卑族女子有姻亲,西魏时被赐姓大野氏,隋文帝时才恢复了李姓,所以,严格说起来不算“正宗”汉人。南北朝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已久,人心思汉。唐建立后,李氏王朝一方面为抬高身价门第,神话统治,一方面为标榜自己是纯正汉人血统,与道教所奉教主李耳叙家谱,以教主后裔自居。唐太宗曾颁布《令道士在僧前诏》。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又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从而在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确立了唐初“道先佛后”的局面。但唐代对佛教的政策依然是开明、积极的,多次以官方形式加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