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习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05:23:18
找一些有关山东的风俗故事,吃喝之类的。
最好组织成可读性的文章。 (行的话会追加分的)

齐鲁之地,人素善饮,天下皆知。
  先说入座,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在他对面的位置是同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这两个位置在山东各地叫法也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在高档些的餐厅包间里,这两个位置桌子上杯中餐巾的叠法是与众不同的,主人的餐巾一般折叠成圆筒状,插在杯子里面。而主陪的餐巾则叠成扇面状,其他位置的餐巾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状。总体上看,整个餐巾的布局就象是展翅的凤凰。坐在主人左面的是主宾,右面的是次宾。相对应,左面挨着主宾的是副主陪,右面挨着次宾的叫次陪,也有叫做三陪的。其余的位置宾主可以随便坐,一般也都是相互间隔穿插或因依年龄性别而坐,酒桌上戏称这些人为不三不四,原因是酒桌上没有三宾、四陪的叫法。
  宾主落座之后,开始倒酒。山东人自古喜欢大碗喝酒,似乎有梁山好汉遗风。如今虽然不用大碗,但小小杯一般是不用的。流行的标准杯是三两三的高脚玻璃杯。山东人不太喜欢喝高度酒,白酒度数大多是38度左右。当然也可以喝啤酒,但要按照白酒、啤酒1:3或1:6的比例折算,也就是说人家喝一杯白酒,你必须喝掉三杯或六杯啤酒。山东沿海许多地方政府规定中午不准喝酒,但有些场合如高层视察、部门检查、媒体观察、来宾访察等,主管领导又不得不应付相陪,便应运而生出一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中酒杯,算得上是山东的特区现象。
  在山东许多地方,入席后每位先满上一杯,叫门前杯,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这第一杯酒当然要由主人带领大家喝,一般先有个开场白,主人客套一番,然后定个标准,即这杯酒要分几次喝完。一般是6次,叫六起。起的意思包含有发达的意思,图个吉利。这样大家在主人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或者东家的不尊重。这杯酒一般不碰杯,山东人叫做碰杯喝了不算,但在举杯的时候可以在桌子上点一下,叫过电。据说兴起于广东,后普及内地。这种酒杯磕碰桌子的乒乓声,酒桌上戏称丐帮开会。
  等主人带领大家满饮第一杯后,就轮到主陪发言了。同样是客套一番,也带领大家喝一杯酒。一般情况下,两杯酒下肚就在半斤以上,主与客面红耳赤,脚下升云。这时,主人宣布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即可以和任何人单独喝酒了,而且喝多喝少不加限制。一般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