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祜的《昭君怨》(故国三千里)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03:31
最后的“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是什么意思,和这首诗有什么关系?这首诗到底要写什么啊?写昭君?还是写那个唱何满子的歌女啊?

请以前没看过这首诗的同志不要胡乱找个答案来充数
各位同志,我是问“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在诗歌中是什么用意,是夸奖歌女唱的好,还是?

大哥,这根本不是昭君怨啊。不过不少人误传呢。
张的昭君怨我看过的。我替你查了一下,你这首叫《宫词》
昭君怨是
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
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
举头惟见月,何处是长安。
背景如下:
何满子:唐玄宗时著名歌手,据说她因故得罪了皇帝,被推出就刑。就刑前她张口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结果皇帝闻之,终因惜其技艺难得而降旨缓刑。

因为何满子出色的技艺,大诗人元稹、白居易、杜牧等都相继为之赋诗,其中以张祜的《何满子》宫词:“故园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最为感人。

这首宫词后来流传甚广,其唱来异常悲怨。据说唐武宗时,有一孟才人,因有感于武宗让其殉情之意,为奄奄一息的武宗唱了一曲《何满子》,唱毕,竟气绝身亡。
张祜,邢台清河人,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李商隐、温廷筠齐名。张祜与杜牧友善,常同游名山古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自倚能歌日,先皇掌上怜。新声何处唱?肠断李延年。”诗成之日,不胫而走。凡艺苑伶人没有不会唱《宫词二首》的。他何曾料到,也正是因为这首诗,竟使他一生郁郁不得志,最终成了孤魂野鬼,客死他乡。

何满子是一种舞曲。盛唐时宫中艺人沈阿翘,极善歌舞,尤善舞曲“何满子”。他张口一唱,人即有痛断肝肠之感,不由涕泣不已。唐开元年间,沧州有个歌唱家犯了死罪,临刑前求唱“何满子”,若能感动法官,求免一死。可惜法官是个乐盲,一曲未完,刀起头落。自从张祜给“何满子”配词后,竟流行起来,很快传至长安宫中。公元846年秋天,武宗皇帝李炎病危,雨打梧桐,湿叶凋零。武宗苟延残喘之际,对身旁歌者孟女说:“我是不行啦,你可怎么办呢?”孟女说:“妾最后给皇上唱个张祜的《宫词二首》吧。”音乐起处,当唱到“一声何满子”时,孟女气绝身亡。

漂泊扬州的张祜听到这个凄婉的故事,又作诗一首:“偶因歌态咏娇颦,传唱宫中二十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九泉须吊旧才人。”不料此诗又风行开来,很快又由江南传到了长安。张祜的名字如日中天,惊动了当朝名士令狐楚,令狐楚极力向皇上推荐张祜,说这样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