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得并修行佛法的高人请进:佛法的止观中,讲到系心一缘,才是正止正念。这系心一缘的一缘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5:02:26
在学习佛法的止观中,讲到系心一缘,才是正止正念。因此念佛的人,行住坐卧中都要净念相继,方是正念。我还不太明白,这系心一缘的一缘是什么?
我觉得这一缘不是无念,因为非想定后还又非想非非想定,这一缘也不只是简单的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只是为了将自己的纷乱的思绪控制住,念佛应当忘记自己在念佛,最终将这句名号也丢掉。
那么这一缘是什么?念与无念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在念佛控制住自己纷乱的思绪后,即不把思绪放在这一句佛号上面,又不使自己落入昏沉与散乱,而是让自己真正进入空灵,观照一切的境界中?(这本身也是念与无念的关系问题)
小弟我在实践的的过程中,觉得这极难理解和实际体会,希望真正懂得并修行佛法的高人为我解惑!

比丘汝今当知念佛事空念。所缘处是不应念。汝所念空念亦复空。是无性空能断色想能断取想。是人尔时不得无想何况于念。是人尔时都无所有寂灭无性。不集诸想灭一切法。是则名为修习念佛。

念佛名为破善不善一切觉观。无觉无观寂然无想。名为念佛。何以故。不应以觉观忆念诸佛。无觉无观名为清净念佛。于此念中乃无微细心心念业。况身口业。又念佛者离诸想。诸想不在心。无分别无名字无障碍。无欲无得不起觉观。何以故。舍利弗。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舍利弗。随无所有无觉无观无生无灭。通达是者名为念佛。如是念中无贪无著。无逆无顺无名无想。

舍利弗。无想无语乃名念佛。是中乃无微细小念。何况粗身口意业。无身口意业处无取无舍。无诤无讼无念无分别。空寂无性灭诸觉观。是名念佛。

------------------------------------------------------------------------------------

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

舍利弗。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实名无分别。诸佛无分别。以是故言。念无分别即是念佛。

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

舍利弗。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

一缘指的是一所缘性,也就是针对某‘业处’(主题)达到心心相续。

把‘心’专注于某个主题,如呼吸等等。这个专注的目标就是一所缘性。念佛也是如此的用。 正念就是要把觉知放大的全身。 如果能把心专注于主题,而心能一直专注,这就是止禅。 昏睡或者掉举的时候,正念会减退。那么再让觉知放大到全身。

把心专注于主题,那么不就是能控制自己纷乱的思绪咯。 不要想到太复杂。

不要以念佛名号为主题,而是以忆念佛为主题。 不是观想哦,不要搞错。无念就是不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