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解决的老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1:23:03
帮助分析一下,下面文章的写作年代,谢谢!
悬赏分:5 - 提问时间2009-7-16 20:58 问题为何被关闭
原文:去郓州数里,有二桥,同河相望。前桥三孔,石筑;后桥独孔,砖券。桥首具无铭,纪元无考。凭镇以得名:一曰张,一曰杨。岁经风雨,创痍龙钟,孔以辐坚而昂昂者!镇从桥名具扬也。盖据典,民聚金帛珠玉建之,躬耕商贾,以便其利。辛未五月中大水,有巨鼋至,势状牛,声历于耳,遇前桥阻其行,愠,冲之!俄而梁颓水于河,波动薄暮始宴然,存墩立数载。届年期,始方涸。民日取陂底土石造舍,累年不见底,再年始出砥,见一古井,掘之,深数丈余,积众骸皆钜然,尤胫甚雄。予尝闻上古人身丈七八,此显据也。引亭之长者问曰:“何者?”皆难言事原委,尽缄口舌耳!翼屡有水溢,井复没,急流浩淼,前桥堕,后桥孑立。民以哀,寻四方匠士欲善之,匠视方圆精工无卯榫,皆讶然!技穷伐山北之木卧砥上,搏众力衍土石,旋通行无隔阻焉。北桥幸何未殒乎?盖因河迂回反复,鼋怠其力,寻子水“葫芦渠”遁矣。夫天下事塾断祸福哉?遂兴以记之。
问题补充:在当时属于什么题材?标点是后加上的,不对的地方,请帮助改一改。有些字也不是原字,打不出来,请甄别

距离郓州几里远的地方,有二座桥,在同一条河上距离很近。前面一个桥三个孔,石头桥;后面一个孔,砖桥。桥头都没有铭牌,不知道什么时候建的。根据镇起的名,一个叫张桥,一个叫杨桥。一年年,风雨侵蚀,虽有老旧毁坏,但因主体坚固,桥依然挺立。镇也因为桥一起出名。据典籍记载,百姓集资建桥,无论是农民还是商人都得到了便利。辛未五月中,发了次大水,来了个大乌龟,象牛一样强壮,叫声很大,看到桥挡了路,生气了,撞桥!一会儿,桥的梁塌到河里,波动到傍晚才平静,桥墩仍然立了好多年。大概一年前,河水干了。百姓取桥下石头造房子,一直没取完,又取了一年才到底,看见一个古井,挖开,深好几丈,聚积了好多大骸骨,小腿骨更是特别大。我曾经听说,上古人身高一丈七八尺,正就是确凿证据呀。找到当地的长者问他是什么,也都不知道!以后总有水流出,井又被淹没了,水流很急,前桥就塌了,后桥孤伶伶立着。百姓很难过,四处找工匠想修好,工匠看桥做工很精细没有卯榫,很惊讶。没办法就砍伐山北的树架到桥墩上,发动大家一起用土石盖上,随后就可以通行无阻碍了。北桥为什么没毁坏呢?因为河水来回流动,大乌龟没劲了,从支流“葫芦渠”跑了。天下的事谁能料定祸福呢?于是,即兴写下这事。

从题材上看应该属于游记,到某处游览之后写下的记叙游历经过和感想的文种。写作时间资料太少,只知道是辛未五月这一时间,没有作者。辛未是辛未为干支之一,从文章来看很可能是宋代以后的文章。材料不全,不知还有没有别的材料

大概是游记,有点永州八记的意思,又有桃花源记的感觉。

游记散文

清朝

hjfghj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