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是相对,其实刹那不对;亿劫相别,其实刹那不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7:36:05
洞山禅师披袍搭衣正式向云严禅师辞行时,云严师父问:「你要到那里去?」
洞山禅师:「弟子只想换个地方去参学,一钵千家饭,孤憎万里游。至于目标地点到现在弟子也不知道。」
云严师父故意提示:「你是否计划去湖南?」
洞山禅师:「不是。」
云严师父:「那是回家了?」
洞山禅师:「也不是。」
云严师父:「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来?」
洞山禅师:「等弟子找到落脚的地方,马上就回来!」

云严师父知洞山心中已有主宰,便揭开底牌叹曰:「你离此地,法界宽广,若再见面,实在不易。」
洞山禅师:「尽是相对,其实刹那不对;亿劫相别,其实刹那不离。」说完后就告别师父。

云严师傅故意提示云南,为什么故意提示,又为什么说云南呢?

这个公案还是第一次看到,只能试着谈谈(其实说谈已经是离了,第一义从来言语可以说的明白、只能是努力引人我体察):

故意提示,是为提醒——前面洞山说云游目标地点自己也不知道、有随缘而往往而不住的意思(契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云严问那是去湖南还是回家、大概是要看看他有没有个住处,有了住处就是“有所住而生其心”了(其实也没错;为了见性、确实要摒弃万缘,但明白自性之后万法不离自性,有落脚处也无妨,时时返照、不让落脚处遮没自性就好)。

洞山说都不是,没问题;说湖南湖北两广老家都可以。然后云严问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来、洞山却说我找到落脚的地方便回来——看着好像没有什么道理,都找到落脚处了、为什么要回来呢?末学觉得回来、落脚都是指“大彻大悟”:洞山大彻大悟之时,就是天边海角、那也是不离自性,可不就是回家了么。

然后云严说再见之语、洞山的回答是:再见也是相对,但是相对不是究竟义;虽说是离开,其实不离自性——万法与万法相对、却都归自性;洞山离云严,其实自性处处不离。

以上谈说其实不过是胡说八道,还望楼主自己体悟^_^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