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道初一语文题,关于孝经的,希望能得到明确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9:51:16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显( )
资于事父以事母 资( )
孝之势亲也,居则致其敬 敬( )

2.翻译句子
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

其实我知道已经有人问过,但是他们给的答案怎么都不一样啊
望大家能帮帮忙,请赐教!
不好意思,我打错了一题
如果是
孝之势亲也,居则致其敬 致是什么意思呢

我个人认为,1显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显赫
资 动词的被动用法,被资助
敬 动词的被动用法,被尊敬
用恭敬来对待长辈就是孝顺,不失去忠义孝顺,(并)用它来对待皇帝,这样后来才能保住他的奉禄地位,而后守住他的祭祀(的宗庙)。
我是高四的,应该不会错的,这个答案就行啦吧。

如果你是学生,那下面的可供参考,如果你是研究孝经 ,那就再琢磨琢磨,下边的是我对文言文的认识的看法:

1 显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显赫
2 资 动词, 资助
3 敬 动词 恭敬

4 翻译:尊敬长辈被视为是孝顺的表现,忠诚和孝顺都具备,以此来为圣上办事,然后才能保住官位,也只有这样才有祭祀祖先不让祖先蒙羞。

补充一下。初中讲动词,只涉及到动词的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

《孝经·开宗明义章》提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如果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要求我们做到自爱的话,那么“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则是要求我们做到自立、自强。自立、自强是自爱的行动,人要发展必然要自立、自强。同时,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是父母对子女的殷切希望。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自觉增强自立意识,孝子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孝子不仅要做到自立,更要做到自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不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不可否认,这句话有些功利化,但是如果在孝的实践中真的做到这一点,那么客观上确实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天下的父母无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子女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欣慰。“立身行道”,才是真正的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