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气是不是一个严重的病,难不难医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1:33:11
我前段时间中午,可能吃的过饱就睡觉,搞到胃痛,去医院看医生话我胃炎,吃佐两天西药店,两天中药,胃不痛了,但系还在嗳气.一吃饱饭或饮水就会嗳气,并没有酸味嗳出来.我想问下我现在胃还是不是处于胃炎症状?看中医好还是看西医好?
我又去看医生,医生开了一些中药和西药给我吃,连续吃了两天的药,但还不见好.我发现自已除了嗳气外,有时有痰吐出来.早上没喝水和吃早餐之前嗳气较少,吃饱之后就嗳气的多.

你现在胃炎还没好,当然中医调理胃最好了!

嗳 气

一, 概述,嗳气乃口反食气之病。又名噫气,为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而由口排出之气体。是脾胃疾病之一。《 灵枢。口问篇 》曰;“ 寒气客于胃,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谓噫”。

二, 病 因

1,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难消化等物,致使损伤脾胃,其物滞于中宫,宿食不化故为嗳气。《 病源论 》曰;“ 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
2,外感风寒,寒气客于胃,可致嗳气。如《 伤寒论 》曰;“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
3,忧愁思虑过度,因伤脾胃;或暴怒伤肝,肝气乘胃皆可致嗳气。
4,病后或年迈脾胃虚弱,胃虚气逆,可致嗳气。

三, 病 机

嗳气之病机,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若因饮食不调,起居不时,致脾胃阴阳不和,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或胃中生痰生火,或脾胃虚衰,致使胃气上逆而为嗳气。

四, 治疗 原则

嗳气的治疗,当分寒热虚实而施治。实热者治当凉泻。虚寒者治当温补。但皆当调理和脾胃,降逆为治。

五, 患者 调养

1,患者当很好疗养。避免暴怒多思,亦不得感受风寒。
2,饮食宜吃易消化食物,如稀粥等。蔬菜可吃生僵,莱菔等。水果可吃橘子,山楂等。忌吃生冷粘腻及硬固食品。

六, 辩证 论治

1,寒性
{病因} 饮食不节,过食生冷。
{病机} 脾胃属土,位居中州,主受纳水谷并运化精微。若脾胃阳虚,寒气客于胃,则纳化失职,其气厥逆从下而上,出于口而为嗳气。
{病状} 呕吐 泄泻,脘腹疼痛,畏寒不渴,宿食不化,嗳气频频,喜唾涎沫,舌淡苔白,脉象沉迟。
{诊断 要点}呕吐脘痛,畏寒不渴,宿食嗳气,脉象沉迟。
{治则}温胃散寒。
{方要}理中汤,姜枣丸。

2, 热性
{病因} 饮食不节,过食辛热。
{病机} 过饮则脾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