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问帮翻译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7:45:03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成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产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会几句也可以,帮了给重赏

自然界有一个规律:削减有余以弥补不足。因此凡是虚空的事物就一定会胜过满实的事物;不足的情况会好于过剩的情况(因为它能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这个道理,相关的文辞虽然简单,但它的内涵却很是广博、其道理也十分玄奥、而它的意旨也相当深邃。天与地有其各自不同的表象,最明显的就是它们有阴与阳的不同;而阴阳变化的缘由,就是人类生与死的彰显。自然界的变化都有明显的表征,因此生与死也就绝不是没有征兆以体现的事物了。考证这些微妙道理而得到验证可以不致于产生差错,如果能这样的话,这就是世事万物的一个通理,养生之道也就是根据这些道理来开始的。假若我们真正懂得了这些道理,就会像掌握了玄妙的天机一样。从来不会有人未有参通这些道理、不去总结前人的经验而得到成功的。然而刻意地进行研究、探索事物中隐晦的规律,或者识别其中的真知,那我们就会像《庄子》中解牛的庖丁一样,眼中所看到的再也不是全牛,而是牛的各个组成部分了。所以古人所说的“动则有成”,就像有鬼神在暗中帮助一样,因之一代奇特而杰出的人才就是这样产生的。

出自老子《道德经》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因此虚无胜于实体,缺损胜于有余。
其中奥义博大精深,乐趣无穷无尽……
楼主要练九阴真经?
这是我在网上搜到的··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8888444.html?si=1